开栏语
会展业是具有先导性的现代服务产业,与生产力紧密关联,更是契合了新质生产力中所蕴含的 “新服务”及“生产性服务”特性。对此,流通分会特别推出「展会观察」专栏,通过发掘行业节庆会展活动中的创新点、先导性,多维呈现行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加快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展会观察
近日,中国贸促会发布《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我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844场,展览面积同比增长10.1%,大中型展会(5万平方米至10万平方米)数量增长明显,同比增加11.8%。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会展经济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逐渐成为各地争相发力的新赛道。特别是在纺织服装领域,展会不仅是行业交流的平台,更是城市展示自身产业优势和吸引全球资源的重要窗口。本文将围绕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五座城市的纺织服装展会,探讨它们各自的特色与亮点。
上海:国际化与多元化展示的会展高地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会展业一直走在国内前列。2024年,上海的展会数量和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602个,展览面积达1598.25万平方米,较2019年同期增长3.45%。特别是在纺织服装领域,每年春秋两季,中国纺联五大联展在上海隆重举办,来自全球的参展企业、采购商相聚在此。
在成衣展方面,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已成为全球时尚界的重要风向标。CHIC展会的独特之处在于高度的国际化和多元化。自创立以来,每一届CHIC都会汇聚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巴西、韩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品牌、全球顶尖品牌和设计师参与其中。产品种类丰富,风格多样,既有高端定制、奢侈品牌,也有大众消费品牌,既有商务正装,也有时尚休闲装和个性潮流服饰。而且活动形式多元化,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全方位的体验。据悉,今年,CHIC展会现场还将邀请到明星王鹤棣助阵,更为展会增添了热度与活力。
2024年春季CHIC展入口处
深圳: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融合典范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其高科技属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也吸引了诸多高科技创新企业于此。2024年,深圳共举办各类展会逾400场,展览总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办展规模创历史新高。
深圳的展会特色在于创新驱动和产业融合。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展会中常常能看到最新的纺织技术和智能服装产品。大湾区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无疑是深圳纺织服装年度展会中的亮点之一。2024年,大湾区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期间,16大专业展区展示了极具前沿的42个细分面辅料创意新品,涵盖智能纺织技术、功能性面料等前沿领域。今年6月,大湾区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将继续作为中国纺联大湾区纺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携手大湾区国际女装展览会、大湾区国际纺织纱线博览会及大湾区国际针织博览会,共同打造一个深度整合湾区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全方位展示与高效商贸对接平台。
大湾区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
广州:外向型经济与商贸传统的完美结合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以它深厚的商业底蕴和外贸特色闻名于世。2024年,广州共举办经贸类展览373场,展览面积近1090万平方米,参展参观人数达1770万人次,稳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广交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展览会之一,吸引了大量国际买家,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2024年,纺织服装企业携带创新性和设计感的产品亮相广交会,不仅展示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全球纺织服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广州国际纺织品面料及辅料博览会通过设立跨境电商对接专区,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这种外贸与内需结合的特点,让广州的展会充满了独特的商贸魅力。
杭州:数字经济赋能的国潮先锋地标
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高地,近年来在会展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杭州共举办各类展会783场,展览面积804万平方米,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83%。在纺织服装领域,杭州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杭州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时装周等展会也深受业内人士关注。
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的展会特色在于数字经济与时尚的深度融合。如,2024年,备受瞩目的“国潮秘境”老字号国潮数字展于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开幕,巧妙结合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通过互动体验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杭州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引入的“数字时尚”专区,展示了包括虚拟试衣、智能设计在内的多项创新技术,吸引了大量买家。
数字经济推动时尚产业快速发展
北京:文化与时尚交汇的创意平台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在会展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北京共举办各类展会200余场,累计活动面积超500万平方米,较上年分别增长24%和10%。在纺织服装领域,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时装周等活动备受时尚界瞩目。
澎湃的国潮,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新风尚,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国国际时装周深度整合纺织服装产业链,众多设计师从少数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历史、古文学等萃取灵感,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作为国内外时尚设计、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北京还吸引了来自法国、丹麦等国家的可穿戴再生艺术品展览以及时装艺术展等海外时装先锋力量,提升了中国时尚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展示的国潮风服饰
中国各大城市的纺织服装展会,既展示了各自的产业特色,也赋予了城市更多的魅力。从上海的国际化展示,到深圳的科技创新,从广州的外贸特色,杭州的数字经济赋能,再到北京的文化与时尚交融,通过以展促贸、以展兴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会展经济将继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迈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