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
• 联系我们

电话:010-85229025

   010-85229390

传真:010-85229542

邮箱:cata010@126.com

分享到:
2016-12-07 17:13:00
盛泽纺织三十年

 

2016年10月16日,盛泽举办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庆祝活动,这次庆典有3个内容:庆祝“东方丝绸市场”建立30周年,盛泽第三届纺织品博览会开幕,还有新落成的“盛泽东方纺织城”试营业。

  

在网店微店铺天盖地的今天,东方纺织城显得十分逆天。这是个庞然大物,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有1800多个铺位,用手机拍照,如果不用特技要走出200米开外,还要走到侧面,才能把整个建筑收入镜头。

  

当地人解释说:“建这个大家伙是因为原来的东方丝绸市场早就不够用了”。

  

据了解,目前盛泽大约7000家布料商户不得不散落在4平方公里的城区,12万本地人口,33万外来人口,每天3万多流动人口,以及数不清的大到60吨的重型卡车,小到三轮车终日川流不息,让这个小镇不堪重负。

  

盛泽供应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布料,还有2500多家纺织工厂,加上周边的几个镇,全国七成的化纤布料产量集中在这里。从2005年开始,这里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到2015年交易额已经连续3年超过1000亿元,一万多种纺织品每年还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层出不穷的纺织终端产品,大多数人对纺织业已经没有感觉。从南京山西路最大的布庄消失,到家用缝纫机的淡去,原来随处可见的裁缝店被房产中介和美发店从社区驱逐,这些悄无声息的变化是纺织业天翻地覆变化的结果。

 

从丝绸到化纤布

  

如果一提起盛泽你就能想到丝绸,好极了!come on!

  

中国人有一个神奇的本领,通过种植桑树,用桑叶养蚕,采取很复杂的工艺将蚕茧上的丝抽出,每10颗蚕茧的丝绞成一股丝线,再通过一系列工艺手段将这些丝线织造、印染、定型,裁剪成各种绫、罗、绸、缎等丝织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丝绸。

  

令人骄傲的是,直到今天,全球85%的丝绸仍然产自中国。

  

经上千年的积淀,特别是自明清以来,位于太湖东岸的小镇盛泽逐渐演变为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专门美誉的中国绸都。

  

但是,如果你以为如今的盛泽还是遍地丝绸,那就错了。

  

东方丝绸市场这个名称是30年前起的,当时丝绸的交易量占市场总量一半左右。如今,这个名称给所有专业范围以外的人造成了极大误解。

  

如今在盛泽,丝绸的交易量在其全部纺织品交易中只有0.5%。

  

盛泽实际上是世界第一“布市”,老百姓称之为布料,而且是化纤布,专业名称叫化纤面料。

  

名称与内容的脱节源于这30年纺织市场和纺织产业的沧桑巨变,对于这个古镇的丝绸产业来说,这是“3000年未有之变局”。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国市场出现第一批“的确良”衬衫以来,石化纤维就势不可挡地闯进中国人穿的世界,丝绸是最后的战场。如同摇滚乐冲击交响乐一样,到上世纪90年代末,盛泽东方丝绸市场的丝绸产品就已经微乎其微了。极富盛名的湖州、杭州、苏州、盛泽四大绸都无一幸免,但只有盛泽成功实现了向化纤面料的转型。

  

这种变化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看看你自己吧,你有几件丝绸织物?你所有与纺织有关的衣物用品大约一半以上是化纤面料做成的。运动服,冲锋衣,外出旅游的帐篷,雨伞,箱包……

  

但是作为一个产业,却不得不忍受彻骨的痛。

  

桑树要砍掉,抽丝机没用了,染缸成了占地方的东西,他们不得不面对陌生的、来自石油的化学原料,那些怪异的、永远也搞不懂的名称,什么聚酯、乙烯、涤纶、苯等等。

  

接受这个挑战的是盛泽的农民,他们别无选择。

 

“第一布市”是如何炼成的

  

30年来,盛泽纺织业是在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的变革中走过来的。

  

从纺织机器来说吧,盛泽人的机器设备30年来始终处于更新状态,经过几次更新换代,从最早的梭子机,到剑杆无梭织机,再到喷水织机,纬编机,现在最先进的涡流纺机,和某些先进企业整个流水线的机器人化,将盛泽纺织业推到世界纺织产业的最前沿。

  

当计算机、网络、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风骚尽显的年代,纺织业在隐身的状态下对新技术进行了深度应用,从而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盛泽纺织业的技术装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设备国际领先。拥有8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0万吨熔体直接纺丝生产线,主要设备从德国、日本等国引进,全镇拥有的8.5万台无梭织机中有三分之一是国际最先进的设备,织造无梭化率在国内遥遥领先。

  

盛泽还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而已经熟练掌握的许多关键技术,如熔体直纺技术、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真丝绸织造技术和无梭织造技术等都具有较大的优势,这是一个产业兴旺的必要条件。

  

世纪之交,盛泽与全国一样被卷入企业改制的浪潮之中,原来被称为“小国营”的乡镇企业开始明晰产权,这也是盛泽纺织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动力。从企业上看,最早冲锋陷阵的是国有企业,然后,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前仆后继,到现代化的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目前盛泽镇有4家上市公司,有两家企业名列中国500强行列。

  

这完全是一场波浪式的冲锋,前边一批倒下了,后边的换个姿势再上。30年来,全球纺织市场波涛起伏,盛泽纺织业始终执拗儿前行。如今,他们已经发展成为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具备了抗击大风大浪的实力。

  

2012年到2015年,全球纺织市场进入一次长期深度低谷期,盛泽大约有2%的企业关机停产,更多的企业开工不足,利润被剥夺几近于无。但在这场严酷的产业寒冬的末梢,盛泽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销售额和利润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表现出盛泽纺织顽强的生存能力。

  

这种生存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上世纪70年代盛泽农民就开始私自办工厂,生产国营企业看不上眼的服装里料,利润极低。计划经济年代,物资受国家控制,产供销根本没有现成的渠道,要靠他们自己寻找。这些事情如今说起来已经十分遥远,其实不过30年时间。

  

盛泽的成功转轨还得益于“东方丝绸市场”的建立。当时整个国家还在为要不要有市场的问题争论不休,盛泽就建立了如今他们庆祝30年生日的市场。正是这个市场的引领,使盛泽人跟上了产业变革的脚步。是这个市场让他们获得了技术和各种市场资源。

  

当时市场占地仅8000平方米,商铺200多家,建筑风格模仿旧时的“庄面”,一排排平房因陋就简。但是,市场的创立适应了当时纺织业大发展和商品大流通的趋势与需求,很快就显现出巨大吸引力。全国各地纺织厂商纷纷前来开设经营窗口。当年底,市场交易额就突破2000万元。

  

吴伟江创办的伟江纺织,产品种类已从窗帘拓展到床上用品、地毯、墙布、桌布等,不仅在苏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拥有20余家门店,产品更是远销海外。仅窗帘一项,在日本的年销售量就达1200万米,年销售额突破2500万美元,占日本窗帘市场的8%。

  

吴伟江说:“伟江纺织能有今天,都是托了(东方)丝绸市场的福。”吴伟江的生意是从纺机起步,发展成为集织布、染色、印花、缝制完整产业链的现代化纺织企业。

  

伟江纺织是盛泽民营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有20年工作履历的盛泽行政服务局副局长卜燚说:“盛泽60%以上企业老板是都是从东方丝绸市场走出来的。”

  

政府主导型经济是苏南地区的一大特色,盛泽也不例外。盛泽纺织业的发展还有当地一任又一任政府官员的功劳。东方丝绸市场就是当时的吴江县长于广州顶住各种压力支持创建的。以后的各任官员都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纺织不动摇。吴江和盛泽的地方官员几乎全是纺织业的“行家”。

  

当1995年市场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的时候,所有的产业配套体系完全建立起来,为经营户提供金融、法律、税务、财务、咨询、技术、检测、外贸、物流等全方位、全流程的生产及经营性服务。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大的产业辐射力,并由近及远扩展,形成了一个以盛泽为中心的庞大纺织产业集群。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伟彪认为,如今的市场已完全摆脱了传统市场的概念,成为国内重要的纺织品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控制污染

  

纺织业最令人讨厌和头疼的就是污染问题。如何有效控制污染,至今仍然是产业改造的沉重话题。

  

2002年是盛泽纺织开始全面环保改造的一个界碑。

  

当年,盛泽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始对27家印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实施限量限产措施,监测点从4个增加到13个,并建设了国内第一家污水处理厂。

  

到2005年,盛泽嘉兴河道断面水质由五类提升到四类。考虑到产业规模的成倍增长的同时,污染程度转而下降。这是个令人鼓舞的转变。

  

纺织工业的污染不仅在水,还有空气和产品本身。

  

2009年,盛泽投资2亿元,建设了近500亩的纺织后整理生产示范区,开始启动47家重污染企业、61条生产线,实施管理、作业、供热、治理“四集中”,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废气全部采用回收装置,彻底淘汰用煤锅炉。

  

到2015年,重点区域印染企业的定型机已全部安装好尾气处理装置,安装后废气收集率达到95%以上,总颗粒物的去除率应达到85%,油烟去除率应达到80%。目前,全镇已安装了219套DMF废气回收装置、194套甲苯回收装置和18套DOP回收装置。

  

近几年,盛泽镇政府每年出台《关于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文件,其中对纺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展的能源审计、技改节能、循环示范、清洁生产、减排增效(COD、脱硫脱销)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细则进行奖励,仅2014和2015两年在这些项目上的奖励资金就超过了500万元。

  

盛泽还对后整理企业中积极推进“白名单”管理体系资质认证,到目前为止,共有盛虹集团等6家企业成为“白名单”资质单位,在出口方面获得了免于检测特定偶氮染料的资格。盛虹集团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就已经成功通过了“公司和产品碳足迹”认证,成为国内首家正式在印染产品上使用“碳足迹”标签的企业,通过认证,以最低的消耗和最小的排放,完成纺织面料的印染加工全过程。

  

盛虹工业设计中心技术研发团队历时2年多攻克了数码印花在墨水选择、印花工艺、清晰度和色牢度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总共投入1233.8万元,这种新型的印花模式改变了传统印染刺鼻气味、隆隆噪声和遍地污水的特点,真正达到了绿色生态环保。

  

2007年,恒力化纤生产的涤纶长丝就通过了欧洲绿色环保认证,建设了中水回用工程,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纺织企业将控制污染与提升产品品质合并成一个问题,加大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经理肖燕领导着研发部五六十人的团队,据介绍,福华以销售额的5%投入研发,目前每年开发的新品有400多种,已经坚持了十来年,比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肖燕说,公司最新开发的可降解面料,如果做成衣服,穿旧了丢弃之后,可以直接降解为碳水化合物,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该款面料1平方米不到20克,常用的面料为80 —100克/平方米。

  

这两年,盛泽纺织企业纷纷未雨绸缪,开始向高新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2015年,盛泽淘汰落后喷水织机2万台,大范围采用宽幅喷水织机和喷气织机,产品档次大幅提升,累计投入智能化改造资金15亿元,全镇13万台织机中有30%植入ERP管理软件,实现一部手机管企业;加快创建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参与制定国家面料安全标准,确保市场上销售的每块面料都是绿色环保产品。

  

环保型的科技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盛泽镇园区路的吴江易瑞纺织整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然而,该公司研发的尼龙“冷转移”印花技术,就像打印机一样,不仅极大地控制了污染量,而且攻破了尼龙不耐热、无法承受传统印花方式下产生的热量这一个行业性难题,成为印染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这项‘冷转移’印花技术的研发成功,我们总共花了三年多时间,前后投入10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高文珍说,易瑞纺整致力于成为全球性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优衣库、千仞岗、杰克琼斯等品牌,都已经是易瑞纺整的客户。

  

用高科技手段解决污染问题是纺织产业继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转向国际市场

  

盛泽的纺织品虽然很早就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但主要是通过外贸公司实现的。增加外贸功能,内贸和外贸相结合,直接成为全球丝绸和化纤面料的采购市场,这是盛泽纺织的新追求,也是对传统市场颠覆性的转变。

  

盛泽纺织在许多方面已经进入一个临界点,就是要转向国际市场。这也是目前盛泽一些纺织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很多行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赵菊观表示,必须要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来看待盛泽纺织业。“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发展外贸。”

  

赵菊观说,“中国面料看盛泽,盛泽是面料产地一级批发市场,但以前外商可能不太了解,我们通过每个月邀请欧美客商来东方丝绸市场采购,与本地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效果很好。”据了解,东方丝绸市场正在积极推进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使外商采购和出口交易更加便捷。

  

盛泽近年来不断加快向国际市场迈进的脚步。开展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面料万里行,连续多年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纺织展会,包括美国、法国、巴西等欧亚、拉美国际面料展,与国外重要客商进行了产业无缝对接,开拓市场营销渠道。

  

一些企业也开始从国际市场的角度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盛虹集团年化纤产能为165万吨,总工程师梅锋说,就世界范围人均占有化纤量而言,现在的产能还远远不够。盛虹集团目前致力于对生物质纤维的开发,已经打破了美国杜邦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中国在这一块上能与杜邦竞争的,只有盛虹集团。2015年,盛虹集团销售额突破700亿元。

  

2015年,盛泽纺织组团参加米兰三年展国际博览会,主办方专门为盛泽办了一场盛泽•曦秀“苏意”杨洁时装作品发布会。这是中国面料首次享受这样的待遇,也是产自东方丝绸市场的面料首次登陆国际时尚舞台。

  

在吴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范建龙看来,此举既是古老的东方丝绸小镇与世界时尚之都交流合作的起点,也是盛泽丝绸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有力抓手。盛泽要吸引全球著名设计师的目光,通过他们推广盛泽面料,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复兴盛泽丝绸文化,从而推动盛泽品牌走向国际化,做世界的“时尚面料之都”。

  

盛泽纺织集群中还崛起一批具有高度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的企业和基地。拥有17家真丝、仿真丝、运动功能、休闲等国家级纺织产品研发基地。其中恒力集团、盛虹集团入围中国500强,有40多家企业拥有较强的自我研发能力。

  

2014年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上,吴江共有168块面料入围中国流行面料,入围总数不仅创历史新高,也列全国县市区第一位。168块获奖面料中,166块由盛泽纺织企业选送,体现了盛泽纺企强大的面料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了盛泽作为“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基地”和“中国流行面料采购基地”的影响力。

  

建设“网上东方丝绸市场”是盛泽纺织的又一个大动作。今年以来,纺织业内都开始关注一个名为“纺织通”的微信客户端,这里发布了盛泽纺织的最新市场信息。这是由中国绸都网研发运营,成为最热门的业内客户端之一。

  

赵菊观说:“以前有一种观念,认为盛泽的纺织产品以中间产品居多,并没有标准,所以不适合网上贸易,但是没有标准我们可以制定标准。电子商务是将来的趋势,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盛泽是率先在纺织行业内探索线上展示线下交易相结合的“O2O”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地区,2015年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纺织品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交易近500亿元。

  

2007年,商务部发布“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由价格指数、景气指数、盛泽50指数和流量指数四大指数构成,其基础数据采样范围包括东方丝绸市场,以及盛泽和周边地区的生产企业。盛泽还参与制定了国家第一部纺织面料名称规范标准《中国纺织面料编码  化纤部分》,这无疑增强了盛泽纺织转向国际市场的地位与话语权。

  

盛泽纺织已经运营三大电子商务平台,中国绸都网,东方云纺城和中国宜布网,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所有商品信息实施大数据分析,通过App、二维码等方式,对进入纺织城的全球采购商进行精准推送。这就是刚刚投入营业的盛泽东方纺织城的智能化体系。这为盛泽纺织转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新华网)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未注明来源的文章,均为流通分会版权所有,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
2、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